目前分類:閱讀 (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朋友到日本旅行,在河口湖看到富士山全貌,山影倒映在湖水中,美得叫人窒息。我想起了一部跟富士山有關的電影──「當櫻花盛開」。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鏡頭、冷冷的基調、緩慢的節奏、簡單重複的鋼琴背景,拉出一種疏離的關係--母與女、三個女人對情感對生命的姿態。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林克孝發生山難的消息傳來,令人十分震驚。朋友傳來幾年前他安慰山友的文字,讀來更令人動容。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關於跑步」這本書是我送給兒子的禮物。他升高三的那年暑假,我和同事約好去印度。後來父親住院了,在忐忑不安中出國,根本沒心力管他--正確的說,應該是從小我就沒多管他的功課。後來才知道,從我出門的那天起,兒子每天一早就到學校念書,到晚上九點後跑幾圈操場才回家。向來對讀書很沒計畫又不擅長運動的人,這行動讓我十分訝異。就這樣讀著跑著,功課持續進步,也跑出心得來,還影響很多同學跟著他一起跑。苦讀一整天的大男孩,在漆黑的操場上奔跳著,用盡全身最後的一絲力氣,是鍛鍊是發洩也是僅有的消遣。後來兒子參加1600公尺賽跑,在全班同學的加油和陪跑下,出乎意料拿到全年級第一名。這個獎真是意義不凡。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其實很喜歡散步,是很休閒的那一種。行走郊山步道對我來說並不算散步,在那樣場景下通常不自覺目光如炬,遍尋花草蟲蛛,宛如化身一頭黑豹,或是出草的獵人。散步應該是一身的舒適,有一點目的卻又可有可無,有一絲模糊的方向又隨時可以更改。

常在城市裡穿梭在大街巷弄,隨意晃晃看看,腳步配合著呼吸的韻律,心思隨順著景物的流轉。有時候會突然憶起某個人某件事,或構想出ㄧ個計畫、一篇文字,但大多數時候就是很有滋味的在看,或視而不見陷入內在的神虛。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對我而言,風景並非絕對的,因其面貌分秒都在改變。透過恆常幻化的空氣與光線,週遭的氛圍讓風景充滿生命…。對我而言,只有週遭的氛圍,才能讓事物具有真正的價值。」---克勞德‧莫內。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群七年級大學生為籌辦畢業設計展,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穿梭在台灣的大鄉小鎮,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了100個即將凋零的工藝與技藝。雖然,太過年輕的生命,對世代凋零的體驗有些生澀;生活經驗相距太遠,報導的內涵也有些淺薄。但未出社會的e世代深入紀錄這些古老的智慧,醞釀出發人深省的生命滋味,在意義上已十分不凡。最後,「尋百工」這個作品讓社會驚豔,也獲得了全亞洲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大獎。

深入報導各行各業,這樣的題材一直吸引著我。三立台每週一晚上十點的草地狀元,就是用一種鄉土詼諧的方式,報導各地方沉默但十分執著奮鬥的小人物。由他們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台灣人可貴的一面,傳達一種溫馨希望與祝福,讓人很是感動。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我離開是為了尋找平靜,擺脫文明的影響。我想創造簡單、非常簡單的藝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必須回歸到未受污染的大自然中,只看野蠻的事物,像他們一樣過日子…像小孩一般傳達我心靈的感受,使用唯一正確而真實的原始表達方式。」──高更,1891年。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馬鈴薯不是我的菜,它那軟軟沙沙的口感向來不是我喜歡的,但是我的冰箱裡幾乎隨時都找得到它。對於不常做菜的人來說,為確保心血來潮時都找得到食材,馬鈴薯是最好的選擇--既耐放又便宜。但只要有其他的選擇,馬鈴薯對我來說是備而不用的,所以常放到發芽不能吃,就把它丟到花台上。過了幾個月,每株莖葉的下端都長出十多顆新塊莖,又有新馬鈴薯了。

對馬鈴薯製成的零嘴卻很難敵擋,有一段時間每晚看影片配洋芋片到半夜,朋友都難以置信。那時有本錢,怎麼吃都不會胖,現在當然不行了。有一種說法是,不要把自已喜歡吃的東西帶回家,我一直努力想要做到!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以一個超商店員而言,麥可似乎是個很複雜的人。

他從大學時就不斷缺課、轉系,休學後當了推銷員、超商店員…,每一件事都做得不長。事業有成的父親無法理解這個兒子,對他斷絕金錢支助與往來。好像不安定的靈魂被羈絆在一具軀殼內,到底麥可追求的是什麼?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這是一個有關追尋的故事。年輕人滿懷熱情,一次又一次投入野地冒險,直到生命在極地嘎然中止。雖然走到生命盡頭,但他對自己的選擇從未懊悔;而對第三者來說,這似是早已料定的結局。

第一次讀這個故事時正值人生低潮,近乎自虐般的涉險情節吸引了整個心緒,隨著主角投入一場場生存的搏鬥。但情節的冷酷凶險實在令人震驚痛心,此外事件的發生與過程也讓人十分不解。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有人會選擇這樣的人生?事隔數年,這個故事依然吸引我,帶給我的震撼依然不亞於當時,只是似乎比較能理解主角的生命歷程了。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May 30 Sun 2010 23:25
  • 古道

路,不一定是人走出來的;不過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只看得到人走出來的路。台灣的高山地區最早出現的路,也許是水鹿,也許是野豬或長鬃山羊走出來。之後才有原住民的獵徑,部落之間的聯絡道路。至於現今留存的古道,都是後來的統治者為了某些目的,再加以整理修建而成。

不同的時期,在同一個路徑搬演著不同的場景故事。草木磚石或許留有野獸先民的足跡,刻印著某段時空的記憶,也許是部落間的聯姻,也許是狩獵的大豐收、出草的勝利,也許曾經是慘烈的戰役。走在這樣的古道上,在理性和非理性的層面都會有一些特別的感受。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Apr 29 Thu 2010 09:57
  • 找路

 這是一個關追尋的故事起因於一首好聽的歌月光小夜曲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知名作家在報紙副刊發表了一篇文章,敘述他在加州山區體會到台北東區的生存之道。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元旦三天假期沒有活動,看了幾部心儀的電影。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12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