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遊記 (3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刻意選在週末清晨和朋友去走東眼山,可避開平日上下班車潮,又不需跟假日出遊的人爭道,這是近年喜愛的出遊方式。七點從新店出發,八點半就抵達。停餐廳停車場,穿過森林知性步道到東眼山林道,經化石區、造林紀念石,很快來到東滿步道入口。是的,雖出發時沒特別說,但隱隱地它就是此行想要走的步道。

卡努颱風為中南部山區帶來豪雨,出發前特別去查,兩次颱風都沒有掃到這一帶(全台幾乎只有桃園沒放到颱風假),甚至累積雨量都很少。果然,知性步道乾爽舒適,只能從掉落的柳杉殘枝看出曾受過摧折。散布在步道旁的裝置藝術和伐木遺跡,讓人造林多了一些變化。人造林步道物種不算豐富,但走來涼爽舒適。知性步道接親子峰步道,開始爬升。第一次走過後才恍然明白,它是通往親子峰的步道,並非親子步道。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到貓空賞花,不追隨眾人的目標,不愛明星物種,不喜大面積栽種的單一,避過人潮聚集的景點。走在茂密的森林溪谷,或不是景點的野地,或開墾地的邊緣,偶而路邊冒出的一株小花,對她細細端詳相視微笑,這是我的賞花方式。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告別屏東,和同學在高雄多留一天。高雄之於我,是一個陌生的城市,抱著出國旅遊般的心態,去拜訪嚮往已久的打狗英領事館和旗津。

原址是高雄港車站,最早為臺灣鐵路縱貫線的終點,現為舊打狗駅故事館。第一代打狗停車場位置大約在鼓山一路87巷口一帶,在190011月正式開始營運。1907年鳳山支線(屏東線)通車,打狗停車場同時成為鳳山支線起點。1908年進行車站南遷工程,其位置在今天站房的北邊,正對著臨海三路,第一代打狗停車場拆除。新高雄驛於1941622日開始營運,而原本的第二代高雄驛則改稱高雄港驛,主要辦理貨運。二次大戰時遭受嚴重破壞,戰後貨運營運至2005年,2008年廢站。高雄港站及週周邊建築,被列入歷史建築及文化景觀。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這天是要去走阿朗貳的,行前接到旅行社通知,「因東北季風太強,活動必須取消」,其實真正原因是我們只六人,利潤太少吧! 阿朗壹阿朗貳都沒走成,事與願違,就找其他景點吧! 民宿老闆建議,先去走旭海草原,港口午餐,之後沿著海岸往南走,這條路是接著阿朗壹,他堅稱這才是真正的阿朗貳。

旭海草原可望見阿朗壹的末段和整個牡丹灣,綠地配上藍天真是亮眼,我們忍不住大跳躍起來。往下走到漁港邊,就是阿朗壹的出口,厚顏地在完成証明前大拍照。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晨七點小巴準時來接,一個多小時來到阿朗壹古道北端入口,南田。打從十多年前朋友圈開始走這古道,我都剛巧沒跟上。退休後一度認真報名,卻因人數不夠臨時被取消。之後出國自助趴趴走再也沒想,此次因同學邀約才又興起念頭,沒想到跟她還是緣薄。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對枋寮的印象,全得自余光中的詩《車過枋寮》

雨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裏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樹冠層懸垂下一簾綠帳,上頭還掛著翡翠色的愛心,很引人入勝的浪漫景象,但是且慢------稍把視線放遠一些,看到樹葉上方的枝條,它的馬腳露出來了。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周後要去瑪陵國小帶一個生態課程,好不容易等到雨停,可以去做第二次生態調查。

瑪陵國小是一所公辦民營的小學,前有瑪陵坑溪圍繞,後有石獅山當屏障。一進入校園,成排榕樹身上爬滿綠色植物,馬上令人眼睛一亮,可感受到生態環境頗佳。學校有一座昆蟲館收藏豐富,是由老師親身蒐集製作,有這樣的環境和教師群,為孩子們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個月前拜訪慶和橋津梅棧道後,我搜尋了田中央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案,想說有機會就來逐一拜訪。

羅東以林業起家,也曾因林業而沒落。成立「羅東文化工場」,是為了平衡羅東與宜蘭的發展,且創造一個藝文展演,並結合休閒運動的場域。以「工場」為名,是延伸早期羅東鋸木厰的概念,同時有文化創新的理念。如果不是細讀這些說明,實在很疑問這個名稱由來。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福山植物園解說落羽松時,總要提起宜蘭鑑湖堂,經過二十年之後,終於有機會來拜訪了。一條蜿蜒僅容一車的田間小路,高大的亞歷山大椰子夾道,幾聲鷺鳥的啼鳴,引領我進入堂前停車場。

鑑湖堂內陳列陳氏先祖移民來台、開疆闢土發枝散葉的經過。幾副對聯顯現詩禮傳家首重品德的庭訓,令人印象深刻。無論建築池塘或園林,都很平實整潔。讓民眾免費參觀,除古厝外全部開放,透露著慷慨寬厚的門風。在家廟內前前後後走了多回,十分自在,很喜歡這樣的氛圍。 腦中浮現出幾個字,留有古風。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完朝陽步道,到南澳大街上覓食。這家標榜辣椒美食的店,主食肉醬用的是調理包,雖味道還可以,但飯和醬料都有點冷,凸顯速食品的缺陷,倒是雞湯還不錯。店員請我去參觀二樓,裝飾、壁畫以印地安為主題,跟餐館的辣椒料理相襯,還有一株千年南澳牛樟的碳化木,頗有趣的內容,可以把餐飲不佳補回來。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過朝陽步道多次,卻總是印象模糊,有一種隔閡感。因為每次都大隊人馬,紛雜的氛圍下,很難靜下心來與她對話。總要自己用心走過一回,才真正成為「我的步道」、「我的山」。

我從朝陽漁港(南澳漁港)開始走。連續的上升階梯直到400m,一路望著北方的烏石鼻,俯視角度越拉越高,真是賞心悅目。風衝的環境,冬季帶來低溫潮濕,林相跟陽明山、福山接近,有許多青剛櫟、短尾葉石礫、台灣山菊。過了龜山最高點,步道轉向背風的一面,大頭茶、江某、九節木、草珊瑚、黃藤、山棕、密毛小毛蕨成為主角,典型的亞熱帶闊葉樹林,但榕屬植物好像不多。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雨從半夜下到清晨,行程和心情沒受影響。先到劉家早餐店,非常豐足的一餐,吃了鹹豆漿、鮪魚蛋餅、油條,還帶了烤玉米和地瓜。今天夥伴N君來會合,身為資深導遊的她,對景物時有妙語新解,為這一天的旅程增添許多深度和趣味。 

本來想走聖母山莊前段,考量天氣腳力與生態,改去跑馬古道。平坦舒適,路面鋪石錯落、兩旁植被豐富,很賞心悅目。可遠眺至平原和海,近處時有圓木枕遺跡、美麗的岩層。是一條自然與人文都很豐富,且老少咸宜的步道。雨霧瀰漫增添迷濛美感,天色漸開朗後,眺望龜山島如海上仙山,浮現在豐饒水澤之上。二十多年前曾從上新花園走到礁溪,這次由下往上,從古道南口到山神土地公廟折返,來回四公里。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子出國回來,需有3+4的居隔,最好的方式是我將房子讓出來,自己去度個防疫假。但因種種因素,一直拖拖拉拉沒做規劃,等到只剩幾天,我想到一位好夥伴。先前曾邀我天氣涼時去礁溪的房子泡湯,問她可以否?就這樣成行了 !  我們一起玩兩天,之後又把房子借我再住幾天。 只要你說出需求,都會有朋友盡力幫忙,這是我這幾年的感受,實在很感恩。

第一天下午到達,朋友帶我去金棗產銷班採購。可以無限試吃和暢飲,還裝了滿滿一壺金棗茶帶走。聽廠長閒話村子現況、金棗班運作情形,何時可來採果、幾時可以摘菜,暖暖心意,早已超出買到便宜貨的預期許多。在宜蘭當志工十多年,每次回台北的必經路途,卻不知有這樣好地方。吃喝玩樂需有人領路,再次感受朋友的重要。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喜歡這條步道的氛圍。走在茂密森林的底層,杳無人煙,終年泥濘,荒草蔓生幾乎淹沒了路徑,過午後雲霧聚集通往一片迷離。像是一列開蓁闢莽的探險隊,等待在眼前的,是未可知的命運。

恍惚之間,同伴發出質疑:「不是說一個小時多的路程,怎麼兩小時還望不到盡頭?」 「我們走太慢,前面就快到了!」這樣的對話重複幾次後,表面篤定的我,也不禁開始猶豫,印象中路程好像真沒這麼長,是在那裡走岔了嗎? 或是,在一片迷濛之間誤闖入另一時空?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峰農場除每年3月下旬及7-8月,可付費進場並預約住宿外,其他時間都需參加其套裝行程,且每隊人數至少1 0人以上。這樣的活動二十年前我曾參加過,對專業深度的導覽內容,留下深刻印象。當年出版的梅峰小宇宙,現在還是我案頭的苔蘚參考書。 這次的合歡之旅我們摒棄清境,選擇住進梅峰農場。第一天聽導覽走園區,賞花採高麗菜,之後的兩天清晨漫步,晚上觀星賞銀河。中海拔森林、鮮艷的溫帶園藝植物、涼爽宜人的環境,好像來到歐洲的植物園,此外當然不能錯過新鮮美味的有機蔬果。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天check out後再上山,夥伴們想去走小奇萊。好不容易找到停車位,兩個小時後需下山。小奇萊步道位於合歡東峰的坡腳,稍有掩蔽的環境,呈現冷杉林與箭竹草原的拉鋸戰,植物種類也更豐富多樣。前段在草坡灌叢間穿梭,之後進入冷杉黑森林,最後的500 公尺陡坡衝破森林界線,進入景觀絕佳卻宛如遺世獨立的天地。我一路往上衝,只花50分鐘就登上小奇萊,頓時天寬地闊,合歡東、合歡尖、石門山、奇萊北、奇萊主及黑森林環伺,不禁有天地唯我獨尊的驕傲。 快速趕下山,不時蹲下來拍照,胸膛有些隱隱發痛。最後一段路跟夥伴們會合了,可以輕鬆優雅走下來。到登山口,迎來的驚喜是一盤合歡山風澆灌成的手工香腸,身心都得到撫慰,實在太幸福了!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天下午再上山,先到奇萊登山口附近,今年野花已接近季末了,沒意料和高山當藥有個美麗的邂逅。夏季上山每過午後就雲霧大作,下起雨來聲勢驚人;近秋季和緩清朗許多,下午雲來霧去似乎是日常,不必擔心變更壞。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登合歡山賞野花,幾乎是夥伴間每年夏天最重要的盛事。今年沒有人敢提起,原想咬咬牙就撐過去,沒想到幾個不算太常爬山的朋友,在談笑之間忽爾就成軍了。三天旅行中四度登上合歡山,飽覽從白天至深夜之不同風情,爆發力破表。而賞銀河觀晚霞,這些對我都是全新體驗,實在非常感謝隊友們。

第一天清晨三四點起床,五點半集合出發,九點到梅峰農場聽導覽,下午走台14甲步道,到晚餐後已經筋疲力竭。夥伴提議上山觀銀河,於是我們到鳶峰、武嶺。滿天星斗懸垂,宛如伸手可得。一匹白練從天鵝脖子通過牛郎織女之間往南延伸到天蠍,好似一道璀璨的星光大道。已經幾十年未曾見到這麼美的星空!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想帶夥伴走8字型的福山村步道,因怕大家太累,這次只走上半段大羅蘭步道。大羅蘭為泰雅語「Tranan」的譯音,就是「德拉楠」,也是這個部落的名稱。今福山村包括「李茂岸」和「德拉楠」兩部落。數百年前,泰雅英雄亞維布納帶領部眾,從南投仁愛鄉移徙至復興鄉爺亨,再遷至福山李茂岸一帶,之後擴散到烏來和屈尺地區。也就是說,烏來的泰雅族都是由福山村擴散出去的,而他們從復興鄉遷徙過來的途徑,就是今天也會探訪的巴福越嶺道。

談到烏來歷史,一定不能忽略後來的非自願的遷徙。那就是日據時期,「三井合名會社」從官方取得開發權,為了伐木與製造樟腦,將原本九部落遷村至「駐在所」附近,合併成桶壁、烏來、阿玉、那哮與李茂岸等五社。這是今烏來有五個村(忠治、烏來、孝義、信賢、福山)的由來。三井合名同時引進漢人從事開發,並成立日籍官員渡假修養的招待所。平地人開始大量遷來,或從事製造業或經商,以致五個村平地人都多於泰雅族人,今孝義村甚至沒有泰雅族人。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