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地方文史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一次到車埕已將近40年了,我弟弟師專畢業分發到南投縣,還未分派學校前他就入伍了,於是我和父親到處參觀學校以幫忙選擇。車埕小村位處偏遠,只記得有個大池子浸泡著巨木,許多器械車輛散布四周,學校就在不遠的附近。因為人口漸稀,這所學校在民國1048月已走入歷史。

車埕是集集鐵道的終點站,水里溪畔的小山城,台灣水力發電的重鎮。曾經是日治時埔里糖業輸出的集散站,國民政府時期最大伐木中心,於今則是文青網美旅遊必訪之處。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小城,若只驚鴻一瞥,未免辜負她的深厚底蘊。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同學請我去三二行館吃飯,充滿禪味的餐食,賞心悅目又十分爽口。搭配著簡潔舒適、充滿綠意的建築,真是炎夏午後最高級的享受。

nEO_IMG_P_20200724_114327.jpg - 090724三二行館普濟寺餐廳入口低調,連招牌都沒有,進去後豁然開朗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順廟神明遶境是木柵地區每一年的宗教盛事,在農曆四月七日保儀大夫聖誕舉行。很早就探好這個日子,把事情都排開了。清早騎單車到廟裡,沿途許多陣頭已準備就緒了,街頭瀰漫一股似乎即將爆發的緊張感。參加遶境的隊伍上午報到,先到忠順廟上香參拜,下午才開始遶境活動。共有來自各地的二十多宮廟參與,綿長數公里的遶境隊伍幾乎將木柵區團團圍住。對於民俗廟會我總是感到新鮮好奇,卻也充滿著困惑,宗教雖可帶給人們力量,卻不是人人領受得到。是什麼樣的情況,才能讓人信仰堅定不移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棟建築最早是台南州虎尾郡之郡役所,即治安及行政機關。昭和六年(1931年)落成啟用,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為虎尾區警察所、虎尾分局,後警局遷出,曾經閒置很長一段時間,也面臨被拆除的命運,經地方人士努力奔走、爭取經費,整修後才規劃為雲林布袋戲館。位於老街中山路的端點,遙望另一端的虎尾糖廠、鐵路橋,整個小鎮都在他的統轄之下,氣勢恢宏。不僅在空間上見證虎尾地區的發展,也是台灣僅存少數的日治郡役所之一。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偷閒到虎尾糖廠逛逛。雖然虎尾就位在斗六隔壁,小時去阿嬤家都在此換車,但除了車站和賣柑仔糖的小攤子外,我幾乎沒到過其他地方。這幾年地方政府努力推廣特色,我看到虎尾的許多亮點。

台糖虎尾總廠開始運轉至今已超過百年。「先有糖廠,才有虎尾」,1906年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虎尾溪北岸設立糖廠,又興建火車站、員工宿舍區,包括診所、理髮廳、公園、學校、醫務所、澡堂、福利社等,舉凡日常生活、文化教育等一應俱全,成為當時最完整的新式社區。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開始拆屋後,愛現的花貓就消失無蹤了,盡職的黑狗看到我竟也不再狂吠,似乎終於明瞭眼前的不是壞人,而真正的惡人來了狂吠也不管用。

傍晚時分我又走入村子,遇到一個老婦人,請教村內是什麼工程。剛開始她有些疑懼,終於對我較信任了,但實在講不清楚。大概是此區土地要重劃,已經講幾十年,就要開始進行,不同意好像不行。只補償房屋,幾十萬元拿去租屋也付不了幾個月,她和兒子都非常煩惱…。下一次再碰到她,房子已拆到隔壁了,雖然很煩惱,還是忙著搶救自己種的那幾盆花,怕不小心被怪手A到。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初,母親住進台大雲林分院護理之家後,我第一次走進這個聚落。彷彿跌進時光隧道,回到四五十年前。一片翠綠田園間的小聚落,磚屋、土角厝、水泥平房,沒有一棟現代樓房參雜其間。屋宇門楣裝飾樸實而美觀,看得出建造時的用心,最初應該是一個富庶的村落!圍牆內種了果樹、盆栽,環境優雅。雖很多屋子無人居住,但大致整潔、維護良好。實在是令人驚豔的聚落,連續拜訪了多次,中午時間村子空蕩找不到人聊聊,只有盡職對我猛追狂吠的黑狗,以及裝模作樣晒太陽的花貓。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竹山隆恩圳第一號隧道

位於濁水溪南岸,從集集走台3丙過集集大橋後,路的右方有仿造的隧道口,真正的古蹟隱藏於左邊草叢下。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值班結束,夥伴們跟著德生直奔濁水溪岸,要趕在天黑前聽他導覽四個名勝古蹟。雖然解說時不見得派上用場,但志工多來自外地,很想多了解地方人文歷史背景。且大夥兒聚在一起,互相討論分享與成長,正是當志工最吸引人的地方。 

一、「開闢鴻荒」石碣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涼風襲襲送走漸漸西沉的夕陽,迎來一日中最美妙的時刻。從護理之家回到市區,跨上腳踏車隨興漫遊。至中正路臨大學路的一片綠地,規劃為斗六藝術水岸園區,未來會有觀星山丘、食農教育場、旅遊服務中心等。雖然看起來太過人工化,但小城能有這樣的建設也算可以了,只是拖了很多年還一直未完工。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人徐嘉彬自讀書時代開始,就因喜愛而投入花磚研究收藏、搶救挖土機下的花磚、免費幫人清理、與國際交流…,最後還買下嘉義市一座老木屋陳列,讓台灣人了解花磚的歷史。此外更深耕製作技術,讓花磚藝術走向世界。博物館小巧精緻,有影片導覽、現場解說,展覽內容、空間與服務都非常優質,卻只收少少清潔費(還可抵消費),與投入的心力簡直不成比例。這個故事讓我們不只看到花磚藝術,還有為理想艱辛付出卻樂於與人分享的故事,實在令人感動。

花磚的正式名稱為「馬約利卡磚」(Majolica Tile),來自西班牙的技術,由日本引入亞洲。台灣的花磚幾乎都來自日本,但只生產於19151935短短20年,之後因戰爭而停頓。當年花磚價值不斐,能拿來裝飾房子者都是富甲一方。今陳列在博物館內的,都是從將拆老屋上搶救回來,再經過繁複手續清理。泛著燦燦光芒,色彩鮮明,描繪花鳥、水果、幾何圖案,難以想像每一塊都已經是百年的工藝品了。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到"林北"兩字讓人感到很錯愕,但知道林北村是因位於林內鄉北方而得名,便釋然了。再者,此村的文史中心稱為"林北卡好",實在令人菀爾又好奇!認真研究了這個村子,發現她還真是有特色,於是找機會前往拜訪。

每年四月初的生態大戲,紫斑蝶北返,吸引了大批人潮。成千上萬紫蝶從南至北,沿著阿里山山脈之尾陵到清水溪岸,漸漸沉降下來準備過溪。這一幕的最佳觀賞位置,便是在林內鄉林北村。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鄉下探視母親途中, 我特意去尋找這座位於彰化溪洲鄉下的樹木園。詩人吳晟退休後打造的田園世界,沒有鮮麗的花紅葉綠,沒有富經濟價值的果樹藥材,更沒有舒適吸引人的設施,它只是一座單純的平地森林,比你走過的任何公園、郊山都要平淡無奇。

以人力將荒地營造成森林,不施肥不灑藥,栽植的全都是原生植物,胼手胝足,幾年刻苦耕耘下來,成果是回復成尚未開發前的森林樣貌,目的是以此經驗為基礎,將樹種分散出去,將理念分享出去,讓福爾摩沙的荒地都有機會成為森林。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林內鄉的這座歷史建築,原名林內舊庄役場 (庄役場如同今之鄉公所),建築於大正4(1915)。最早是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後來成為庄役場,1965年後為寶隆紙業使用。為彰顯其長期與造紙業相關,98年縣政府文化處將其更名為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

來到偌大的園區,大部分土地被挖得千瘡百孔,在一片綠油油的鄉野間,顯得十分突兀。廣達15公頃的園區可分成兩部分,歷史建築靠右邊(東北面),周圍已規劃成公園工廠原在左邊(西南面),民八十幾年已拆除。這塊地當年回填煤灰,被舉發後清運工作又藉故拖延,才有今年三月林內鄉的抗議事件(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70090)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二下午匆匆忙忙出門,下樓後才意識到馬路上鑼鼓喧闐,會是媽祖繞境活動嗎?走到路口,長長的陣仗前後各蜿蜒幾百公尺,有舞龍、七爺八爺、三太子、鑼鼓隊。對面商家擺放保儀大夫神壇,每一陣頭神轎都要停留禮敬。我也不管該辦的正事了,選擇一個最好的觀看位置,歡喜地參與這場盛會。整個活動的高潮是一長列信徒跪趴在馬路上,讓神轎從身上越過。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神明與人與現代生活是這樣的契合無間,讓我頗為感動。

原來這是木柵忠順廟的神明遶境活動,為慶祝保儀大夫聖誕,每年農曆四月初七皆會舉辦。我居住木柵超過二十年,對此宗教盛事居然都不了解,實在很慚愧。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