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閒到虎尾糖廠逛逛。雖然虎尾就位在斗六隔壁,小時去阿嬤家都在此換車,但除了車站和賣柑仔糖的小攤子外,我幾乎沒到過其他地方。這幾年地方政府努力推廣特色,我看到虎尾的許多亮點。
台糖虎尾總廠開始運轉至今已超過百年。「先有糖廠,才有虎尾」,1906年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虎尾溪北岸設立糖廠,又興建火車站、員工宿舍區,包括診所、理髮廳、公園、學校、醫務所、澡堂、福利社等,舉凡日常生活、文化教育等一應俱全,成為當時最完整的新式社區。
看到這片宿舍群的規模十分驚艷,這是台灣現代化過程重要的一頁。但古蹟的價值隨著糖業沒落迅速瓦解中,搖搖欲墜的破落現況,讓人十分扼腕。曾經有60棟之多,歲月催折、祝融摧殘、缺乏維護…,目前僅剩11座。
虎尾糖廠鐵橋
糖廠鄰著虎尾溪
舊宿舍群雖毀損嚴重,仍看得出當年宏偉的面貌,是台灣僅存不多的日式宿舍群之一,希望地方人士敦促公部門,趕快把它整理出來。
一整片樹林圍繞,走入宿舍群猶如進入另一個世界
可惜呀,這麼特別的地方資產,卻在無人關注情況下,漸漸傾圮湮滅
虎尾糖產
當年的糖廠火車站,現成一個文創表演展示區
沿中山路往市區遇平交道,看到三位大學生拿長鏡頭守候,才意識到火車即將通過。每年12至3月是採收白甘蔗季節,此時虎尾糖廠五分車會開往褒忠、東勢一帶收運,一天五班次,每趟約兩小時回。甘蔗製成砂糖後,由另一種火車從廠區運往倉庫,再用卡車運送出去。砂糖在倉庫積存過久會硬化,就需重新融掉再製。
無意中看到兩種糖廠火車,又是季節限定版,實在太幸運了! 和看守平交道的張先生聊,他說一年只工作這三個月,許多鐵道迷都會趕來拍照,還有遠從日本來的。目前仍從事製糖業務只有兩座糖廠,虎尾之外,另一為善化糖廠。而以五分車運輸甘蔗,則僅存虎尾糖廠了。
柵欄緩緩放下,人車被阻擋在外,滿載甘蔗的長列火車進站了,我差一點要鼓掌歡呼起來...。
平交道柵欄放下,運甘蔗火車進站了。每年12-3月才有此景觀,一天運送五次
滿滿的甘蔗由西部鄉下如褒忠東勢一帶運回來
柵欄拉起,民眾紛紛散去
這是運糖的火車,以到退方式,把空車廂推入糖廠
過了20分鐘左右,滿載糖包,再以到退方式將車廂推入倉庫卸貨。
火車頭來到平交道附近,才往後到退
三位大學生守候很久,就為了等這一刻
火車退回倉庫內卸貨了
糖廠火車一年只運作三個月,為免民眾發生意外,都要大力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