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 (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就在新店渡口,碧潭的上游不遠,我們搭上了人力擺渡,滑過連日大雨水流暴漲的新店溪,來到和美山山腳。這是新店最後一個渡口,也是全台灣僅存的人力擺渡站。船家奮力撐著竹篙,我們站在潮濕的甲板上,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壯闊。從高樓鱗次櫛比的右岸,來到山林蒼翠杳無人居的左岸,時光好像突然倒退30年。爬上一條稍微陰暗的古道,因兩旁屋簷遮蔽樹林覆蓋,在過往年代這裡是礦工工寮,現在成了紀錄片放映院。開門迎接的,是已經淡出電影工作的主人;電影述說的,是既陌生又帶著神秘感的金門舊事。整個場景氛圍配合得恰到好處,就連天氣陰霾無雨,也為這場聚會增添了沒有顏色的光彩。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好熱,讓人提不起勇氣出門。同學傳來洪瑞麟畫展簡介,頓時腦門一亮,室內展館滿吸引人,否則只能終日頹廢在家了。

洪瑞麟(1912-1996)素有「礦工畫家」的美譽,其作品擅長描繪勞動者生活的面貌。導覽人員介紹其生平三個願望,都已完美達成了。一是送一幅畫作給蔣經國總統,因是難得具勞動者形象的總統。二是支助受難礦工。三是希望其畫作都留在台灣(晚年移居美國),於是其後人將畫作全捐給北美館及國美館。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檔期除了鎮院國寶畫展外,還有溥心畬書畫特展。溥心畬曾被譽為「文人畫的最後一筆」,以及與張大千並稱為「南張北溥」。作品集詩書畫特色,題材豐富多樣。文人畫是文人的繪畫風格,有別於宮廷畫師,宋元以後逐漸成型,重意境多於寫實,於畫面之外流露許多想法。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故宮鎮院三寶國同時展出了,這是十年才有一次的機會。聽到這消息,對書畫完全外行的我,也非常興奮期待。因為絹畫質地脆弱,只能三年展出一次,42天。而三張同時出現,更是非常不易。趕在五倍券推出、國慶連假及旅遊大爆發前,開展第二天我就出發了。

范寬(950-1032)〈谿山行旅〉、郭熙(1023-1087)〈早春圖〉、李唐(1049-1130)〈萬壑松風〉,一向有故宮「鎮院三寶」的美譽,分別代表了北宋「巨碑式」山水畫的典範,雖非全然地模仿真境,但卻是通過對自然的靜觀與體悟,重新組織凝聚而成的理想山水典型(以上引自故宮網站)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加李瑞宗老師兩本新書之發表會,2甲陽金公路越山臨海記青澀的中橫。抵達位於東園街的公路總局禮堂,才知場面盛大,有許多高官蒞臨。等熱鬧儀式結束,才開始新書座談。

瑞宗老師幾乎沒有發表自己的想法,而是邀請訪談過的陽金公路老住民、參與中橫公路的老榮民、工程人員…,來述說當年的工作與生活。我和許多參與者一樣,都多次感動拭淚。這場發表會讓我們認識到,道路不只帶來便利,促成經濟發展,聯結一地之過往與現在,更是建立人與人間情感的橋樑。我想這也是老師著作中一向呈現的,貫串歷史的溫情。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里(Urbain Jean Faurie )神父何許人也?他是傅氏鳳尾蕨、佛氏通泉草、法利莠竹的發現者,一生發現的新種植物約700種。

佛里神父是法國人,生於1847年。1873年日本宣布撤廢基督教禁令,他才剛從神學院畢業,馬上被派前往,從此展開長達40年的傳教事業。令人驚訝讚歎的是,他的傳教過程還附帶採集植物標本,足跡踏遍日本全域,尤其在北海道長達12年巡迴傳教,稚內、根室、國後島、色丹島、擇捉島、庫頁島、禮文島、利尻島…,這些現代旅遊才開發的新景點,當年都是他的工作場域。他也到朝鮮、夏威夷採集,兩度到台灣,1915年第二次到來採集時身體不適,最後命喪於台。他將採集植物製作成標本,賣給歐美的標本館。青森的天主教堂,就是用他採集植物獲得的收益蓋起來的。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彥博說,我喜歡跑步,跑步讓我自由,跑步讓我找到人生的意義。每一次的終點其實都是另一個起點。不要再問我為什麼要跑步,就像鳥會飛魚會游一般,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

好熟悉的話語,如同英國登山家馬諾里說的:「為什麼要爬山因為山就在那裡。」或是齊柏林所說:「每個人的血液之中,都隱然藏著神秘的瘋狂因子,有些人瘋狂於賺錢,我則是瘋狂於飛行。」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同學相聚加入了新話題,讀書心得分享,在越南之旅時愉快展開。有了好的開始,我也主動來帶領第二場,推薦的書是劉克襄的十五顆小行星」。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只要隨便打開一頁,都能津津有味的讀到忘我,幾年來已不知重讀多少次。

有關探險、漂泊與自然相遇的書,於我這種常跑野外,血液裡有著冒險犯難因子的人來說,自是十分有共鳴。其他人會有興趣嗎?對於幾個因登山,因流浪,因某種無以名之的想望而一意孤行,甚至斷送了生命,大家的看法會是如何?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常想,為什麼沒有做給大人看的繪本?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應該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喜歡看圖畫書。   無論你在什麼時刻、什麼地點,只要閉上眼睛,就能移動到任何地方、想像無限的美好

陸續讀過幾本幾米的著作,每一次都有打到內心深處的感動。幾年前我去開姆趾外翻,「故事的開始」陪我度過一段難捱的日子。這本書敘述他的創作歷程,生一場大病後開始以創作來療癒自己,因痛苦而生的作品也撫慰了讀者的心靈。對於病中的我來說,不僅忘卻病痛寂寥得到許多樂趣,也獲得寫作方法的啟發。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賞王攀元的畫作,腦海裡馬上浮現一闕古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總是孤帆、獨鳥、夕陽,荒疏冷闊的大片色塊,配著垂頭拱背的孤老身影。如果不是年歲已近終點,且人生經歷很大的摧折,應該不會這般滿懷憂思滄桑凝重。畫家受過東西方繪畫專業訓練,以極簡的構圖色調,卻表達了深遠絕美的意境,讓人驚嘆不已,再三流連。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確定要去智利旅行後,偶然在戲院門口看到這部電影的介紹,立馬決定去觀賞,算是為這趟旅行所做的第一個功課。

Pablo Neruda (巴勃羅·聶魯達)Neftali Ricardo Reyes Basoalto的筆名,他是智利詩人、外交官與參議員,其作品以對愛情細膩又激情的描寫著稱。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歲出版了最著名的作品《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197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聶魯達的行事風格特異,詩作市井小民耳熟能詳,常發表激烈言論反對當權者,卻讓貧民勞工得到心靈撫慰。1948年智利右派政府終於忍無可忍下令追捕,聶魯達從此展開數年流亡生活。此片以負責追緝的警探奧斯卡的觀點出發,敘述這段驚險刺激鬥智兼又浪漫的旅程。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梵谷的名畫變成電影場景與人物,成為整部動畫的情節與原型。於是每一瞬間都是梵谷的畫作,粗獷的筆觸、濃烈的色彩、鮮明的對比、憂鬱的臉龐、如生命躍動的風景,讓人屏氣凝神觀賞,深怕漏掉某一鏡頭更想把每一個畫面都深映入腦海裡。

藉著追查梵谷的死因,情節的鋪陳讓人驚疑,也步步理解這位孤獨畫家的性格熱情與悲傷,其實你有多了解他的人生?」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軸。 「我們只能透過繪畫表達自我」是主角短暫生命中熱切的表達,但生前幾乎無人理解,死後得來的莫大讚譽只能更張顯命運的作弄。看完讓人感動與感傷不已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午喝過咖啡,跟家人說出去散步,不知不覺的就走上河濱。兩個星期前來走過一次,河濱步道過恆光橋,從政大後門走到前門,再折返河濱步道回家。全程大約9公里多,走了3小時,最後的1/3腿痠腳麻,不斷找地方休息。

今天再次踏上這條路,既沒想再試自己能耐,也沒想一定要走完,隨性自在,累了就去坐公車。想不到一路走下去中間只小小停留,大約兩小時就走完了。因不在計畫中,只是放鬆身心走下去,完成後除了開心腳力有進步外,更高興自己的心性在淡定中有些強壯了。這個過程彷彿某個熟悉的場景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追蹤黑熊森林這部紀錄片已經有幾年了。當時去聽一場演講,主題跟海洋文化有關,李香秀導演談她拍的南方澳海洋紀事,順帶提到正在山上拍黑熊紀錄片。在大分拍攝,路程非常遙遠,光走路的部分來回要六天,所以一次去都兩星期以上。因經費物質不足,搬運工作都請志工幫忙。找得到志工嗎他們不用上學工作嗎更令人訝異的是,有很多人搶著報名,他們把一整年的休假都省下來去山上當志工

公開播映的第一天,我就到真善美戲院報到,有2/3座位被小朋友包場了,大約是中低年級。未開演前走動喧鬧聲不斷,我暗叫不妙。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是鐵馬迷,也不是單車運動愛好者,知道這個展是因為我的偶像吳明益老師的一場演講。

九月初我邀了幾個夥伴去雲門講堂聽吳明益老師演講,講題是「時代的舊物美學」,聽講之前我們對內容都毫無概念。我讀過他的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對他運用優美文字靈活地描述精微的生態觀察,一直十分著迷崇拜。後來讀浮光這本寫攝影的書,更是驚艷異常。而這場演講又讓我了解吳明益老師另一面,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完全投入追求極致的求真態度。他寫作單車失竊記時,開始收藏舊式腳踏車,認識古貨商人老師傅,學習修復,研究文獻,並有計畫性的將修復過程記錄下來。演講從日常、設計、癡迷、詞語、記憶、美學、記憶、時間、復舊、文學這十個主題,去呈現老鐵馬的迷人故事。這些內容也提供給台博館,作為「流轉的騎跡」老鐵馬展的資料。聽完演講我馬上買了單車失竊記,將奇妙的故事分享給很多朋友,並惦記著這個展覽。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野生動物與人之間的故事。曲折的劇情超過人間的劇本,引發的欣喜感動與議論十分深沉。在保育野生動物的前提之下,面對出人意料的、由動物主動而來的親近善意,我們除了驚喜感動憂慮之外,可以採取怎樣的行動,讓彼此留下愛而不互相傷害 

一隻與群體失散的幼虎鯨路納,無意中進入加拿大西岸的海灣。鯨豚類非常需要同伴,需要社群支持互動,於是牠游盪在漁船之間,不斷和漁人遊客嬉戲玩鬧,像一個天真淘氣的孩子。人們從驚訝有趣到同情感動,人與動物間的藩籬逐漸打破。這溫馨的故事傳播出去,吸引更多人前來。這樣過了兩年,加拿大漁業局和野生動物專家漸無法忍受,認為虎鯨和人過於親近,會陷牠自身於危險之中,也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人類。於是政府頒布禁令,不許觸摸、互動或拍照,違者開單受罰。路納感受到某些人的拒絕,不甘寂寞的牠還是主動親近,情況沒多大改善。又過一兩年路納長更大了,漁業局官員想捕捉移往美國某處海岸,讓牠和家族團聚,以離開這個海灣。當地原住民非常反對,認為路納是某位族長死後之化身,堅不讓官員捕捉。直到原住民覺得族長的靈魂已獲自由,不再守護路納,而政策還是擺盪在捉與不捉之間,人們也依舊不許靠近路納。某一天傳來消息,路納滑到一條漁船底下,推進器劃進牠的身軀,路納這樣突然走了。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水牛書局是為了聽一場演講,阮慶岳的廢墟空間裡的文學」,台北文學季的一個活動。是以作者的散文集《惚恍──廢墟‧殘物‧文學》為主軸,陳述走訪多個廢墟,在空間場景中感受建築之衰老死亡,發想曾經有過的榮光與生命故事。

建築乘載的是人的生命故事,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但人去樓空,所有的美好已無從追憶,衰敗傾圮成為現在進行式時,曾經存在的影像是否殘留在虛空裡,繼續搬演未完成的劇情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國家圖書館每年春天都會舉辦春天讀詩節系列演講,今年我第一次參加,很幸福地連著兩周都可去聆聽,沐浴在詩意氛圍裡,重拾久違的文藝氣息,實在是很美妙的事。

今年的主題是想像力如何在詩中馳騁」。我不會寫詩,也幾乎很少讀詩,但我跟一般人一樣,常說「美得像一首詩」,因為詩的意境實在言語無法形容。比之一般文藝創作,詩是以簡潔精鍊精緻純美的文字來表達,語法鋪陳意象節奏都清新脫俗,想像力絕對是其中的要素,不僅如此,讀詩也是需要極豐富想像力。「只要給一條想像的繩子,他就可以爬上天堂」,這是對人想像力的高度讚賞。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殷海光先生是一位自由主義的擁護者,開啟人權意識的導師,奠定台灣民主政治的先驅鬥士。今天我們享受著自由民主的果實,似乎理所當然之天賦權利,實非憑空得來,是這一些先驅者灑下血淚肉身填壑換來的。大學時代讀《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感受到一種飽受打壓的政治下,有識者悲憤難忍之情緒。經歷數十年歲月再讀其中部分篇章,最深的感受卻是內外交逼世人遺棄的蒼涼,因而更加動容於此情境下仍能為理想堅持下去的情操。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節前和學生小婷約時間相聚,但溼冷的天氣該去哪裡好呢?我想到一直沒機會去拜訪的殷海光故居,小婷還查到附近有梁實秋故居,於是我們一個下午連著探訪兩座文人之家,度過非常有書卷氣的下午。 

對梁實秋先生的認識,始自國中時閱讀雅舍小品,高中時期使用遠東版英文教科書、遠東英漢字典,大學時代透過他的翻譯認識莎士比亞戲劇,期間他與韓菁清的婚姻造成舉國轟動,更是青春少年時的話題。但是直到參觀這座故居、看導覽影片、聽聞管理人的熱誠介紹,我對大師的成就才算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