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李瑞宗老師兩本新書之發表會,「台2甲陽金公路越山臨海記」與「青澀的中橫」。抵達位於東園街的公路總局禮堂,才知場面盛大,有許多高官蒞臨。等熱鬧儀式結束,才開始新書座談。
瑞宗老師幾乎沒有發表自己的想法,而是邀請訪談過的陽金公路老住民、參與中橫公路的老榮民、工程人員…,來述說當年的工作與生活。我和許多參與者一樣,都多次感動拭淚。這場發表會讓我們認識到,道路不只帶來便利,促成經濟發展,聯結一地之過往與現在,更是建立人與人間情感的橋樑。我想這也是老師著作中一向呈現的,貫串歷史的溫情。
李瑞宗老師幾乎沒有發表自己的想法,而是邀請訪談對象上台發言,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
台日交流協會泉裕泰代表,以不很流利的中文,用心地表達對台2甲線日式建築的感情
老榮民之一,因落石受傷截肢,卻仍樂觀堅強的工作生活。另一,被派到兩千多公尺高山,沒想到在那裏認識擔任車掌工作的太太,共組幸福家庭。
管慧莉,19歲開始山地護理工作,其中最震撼的是接生...,現任鄉民代表。
新書發表會同時有照片展
東園街公路總局設有一個博物館,"幸福公路館"
散場後我到龍山廣場品嚐古早味餐,進入古蹟改建經營的Starbucks,忍不住拆開新書一睹為快。在這座八十多年古建築裡,閱讀兩條道路的點點滴滴,「用一杯咖啡穿越歷史」這句廣告詞,真有雙層意義。
越山臨海記,沒有許多資料堆疊。如先引一段白先勇「尹雪豔」裡的情節,再說明主人翁的瓶花從哪裡來、中山北路的花店開在哪裡。說到山仔后美軍眷舍,書裡引用了黃春明「蘋果的滋味」裡,工人被美軍撞傷卻因禍得福,全家樂吃蘋果的情節。 此外敕使街道、條通文化、台灣神社、中美斷交…,沿台2甲道路發生的歷史事件,都在生動的敘述中呈現,也同時引用相關的文學或報導,讀來十分暢快。
2013年我也參加了老師「甜蜜的中橫」新書發表。是以舊照片及其說明,串起中橫的點滴故事。老師說,因為這本書創造了彼此相遇的機會,作者與書中人物、閱讀者與作者及書中人物,這是最開心的事,所以書名「甜蜜的中橫---影像與解讀的滋味」。
2020年「青澀的中橫」則因修建中橫時,榮民、工程師、測工都還很年輕,才題為「青澀的」。如今中橫正好通車六十年,耆老們回憶起那段青春歲月,還多麼懷抱遠大理想。我注意到封面右下角的巧克力,或許透露作者的深意,當年雖青澀卻醇厚,一路走來是苦中帶甜的滋味。
1935年修建的艋舺林宅,現在是 Starbucks 的特色旗艦店
越山臨海記,以古地圖、雲和芒花為封面。青澀的 中橫,以一張照片為封面,聽長官講話的多是不到20歲的年輕測工;封面下方還有兩顆巧克力,代表青春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