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的頭條新聞,天秤颱風回馬槍重創蘭嶼,造成有史以來最大風災,港口、機場跑道、環島公路、農會超市、加油站等嚴重受損,全島對外物質中斷一個多月前才在那裏享受美麗的海岸與純樸的人情,旅遊記錄都還來不及整理完,景物已然全非,真是十分震驚與難過。我打電話給民宿小老闆,他說海浪把冷氣打壞了,幸而沒有其他太大損失,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出發去蘭嶼前只訂了民宿,到達後臨時決定參加民宿的套裝行程,含夜觀、浮潛、人文導覽三項活動,因為價錢滿划算,而且由當地人帶隊應該很深入。沒有料到帶人文導覽的周先生是當地的知識份子,又曾任重要公職,由他解說不是很深入,而是非常深入又妙趣橫生」。其他兩項活動也都非常棒,參加套裝行程讓這一趟旅行更豐富有趣。

 

蘭嶼只有兩條公路,環島公路和橫貫公路。橫貫公路從紅頭村越過山地到達野銀村,支線可以到達蘭嶼氣象站,是全島最高觀景點,324 公尺。東邊俯視東清灣和野銀舊部落,西邊鳥瞰八代灣,南望連綿的山巒和茂密的山林,可以看到3/4以上海岸線。

 

 


蘭嶼氣象站東北望東清灣
往東南望
往東是野銀部落

 

蘭嶼是颱風侵襲的最前哨,日據時於昭和15年(1940)成立「台灣總督府氣象台紅頭嶼測候所」,原預定設在蘭嶼燈塔之附近,後改設現址。經兩年創建工程,觀測工作自1942年元月開始運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因遭受盟軍飛機轟炸,國民政府接收時幾乎已成廢墟,經整修後於民國三十六年七月一日重新啟用。

當年日本積極擴張南進,知道蘭嶼的戰略位置重要,在野銀成立空軍基地,紅頭有陸軍基地,海軍基地設在今垃圾掩埋場位置。也因此,大戰時蘭嶼遭受猛烈攻擊。

 

周先生說起親身聽到的故事。小學時他的老師養豬,常派他送豬肉到氣象站。從山下跑上山不到一小時就到達。長大後跟氣象站的人都很熟,有兩任站長跟他說宿舍內鬧鬼,是當年在任上過世的日本人,經常晚上出現。後經祭拜超渡,已不再出現。

 

日據時代留下的建築物上雖有許多彈孔痕跡,但主體還很堅固。庭園中種了幾種蘭嶼特有植物,如蘭嶼羅漢松。還設有一棟涼台,這裡風很大位置又高,相信是全島最涼的涼台了。

 

 

蘭嶼氣象站

由氣象站可望見蘭嶼最高峰紅頭山 551.6m

全島最高最涼的涼台
廢棄的舊建築逐漸被植物包覆,如消失的馬雅文明

蘭嶼羅漢松
宿舍就是傳說中鬼現身地

二戰時留下的彈孔

 

這一天我們在周先生介紹的機場路路用晚餐,老闆熱情招呼,餐美味可口。餐畢老闆送我們一盆蘭嶼龍眼。前一天椰油村的老婆婆還賣兩顆10元,我們真是賺太多了。個頭約一般龍眼2倍大,果肉很甜又厚,滋味不錯。今年七月之前沒有颱風,所以產量豐富,否則就可能受損。吃完果實,我把種子帶回栽培,希望我的案頭盆栽更添新品。

 

「蘭嶼龍眼」又叫做「台東龍眼」,就是番龍眼,是屬於無患子科番龍眼屬的常綠性中型喬木,樹幹基部會形成「板根」,也是蘭嶼島上重要的海岸林成員之一。它廣泛分布於熱帶的太平洋島嶼。在蘭嶼,番龍眼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植物,除了果肉可以吃外,樹幹與板根都可用來供做屋內的柱子、牆板、造船材料日常工具等。

 

 

蘭嶼龍眼( 番龍眼)果實和種子
 果實如荔枝般大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zel 的頭像
    hazel

    漫遊薄荷綠大海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