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院過兩周後才回診。12點多到達候診室,才看到25號,我掛了45,可有一段時間好等了。同一時間有五六人都穿著石膏鞋,原來都是同一天或相差兩天開刀的病友,大家馬上就聊開來了。

 


 

年輕的女大生是小時穿溜冰鞋造成,只有開左腳。有一位小姐開兩腳,才出院幾天,因傷口滲血趕緊回來看。我看她用兩個腳跟左右扭著進診間,看起來很不安穩,如果拿柺杖應該會好些。此時突然發現,不論年紀大小,除了我以外竟然沒人拿柺杖耶,為什麼呢?

 

另一位太太一年多前來看腳踝,看到許多人找陳醫師開拇趾,便也決定來開。遠從彰化上來開刀的小姐曾看過別的醫師,對每家醫院開刀法都很有研究,經多方比較才決定來這裡開。她說開完一直冰敷,幾天腳就消腫了。另一位太太最曲折,幾年前開刀失敗後反更嚴重,為此做了半年復健;這次同時開兩腳,開刀後幾天沒站穩一腳踩下去,造成腳背一支骨頭斷裂,還因此來掛急診打鋼釘。她介紹我們一種復健用的襪套,日製,很好用,可同時撐開大拇趾與小趾,在國泰醫院後面巷子買到,一隻1300元。我也很想去買,可惜忘了把樣子拍起來。

 

我們互相比較傷口,每個人都說傷口不痛,但每個人開的位置多少有些不同。我也終於明白,只有拇趾側邊一個傷口的是打一支鈦釘,比較嚴重的在拇指和第二趾間還有一個傷口,是打了兩支鈦釘。

 

這些討論讓我許多困惑都得到解答了。我驚訝的發現,她們都是耐心等待十三四個月才輪到開刀,我能夠提前候補進去真是很幸運。另有一心得,同時開兩腳的人,除了行動更不便外,還須加倍小心,否則術後出狀況的比例較高。

 

護理師把傷口的美容膠布撕開,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傷口,雖然有點乾涸的血跡,傷口還算平整,醫師說很正常,可以沖澡了。護士交代要勤做拇趾動作,有空就要做。示範往外拉、往上推、往下壓的角度,痛得我哇哇大叫,醫師說聽此叫聲就知道之前在家有沒有練習。

 

 

               

 

終於可以好好請教醫師問題了。腳跟的瘀青是打入鈦釘後有些組織液先積在腳底,慢慢往腳後跟擴散,不是開刀時被偷捏的。鈦釘是垂直打入,至於傷口為什麼不痛是業務機密。我的腳背會疼痛比較特別,別人都沒這樣。以後不必把整隻腳纏彈性繃帶,只需綁傷口那一截就好,繃帶要再綁一個半月,傷口才不會增生,直到下次回診時。至於鞋子可以穿寬鬆一點的,可不必穿石膏鞋了,但還是不要走太多路。還有,不必撐拐杖了,「我的病人沒有人在撐拐杖的!」。

 

醫師也介紹了「蒂巴蕾300D外反拇趾內反小趾健康軟墊襪套」,用這個就不需綁繃帶,在長庚地下街可以買到,護士拿圖片借給我拍照。我回家谷歌半天,發現還真不容易買,打去客服部門,只有微風廣場的台隆手創館確定有鋪貨,一對100~150元之間,若要團購需3000以上。

 


 

出了醫院,明亮的陽光照得行道樹閃閃動人,熱鬧的人車讓街景更有過年的氣氛了。聽醫師的話後,頓覺體力大增腳傷好了一大半,拐杖也顯得很多餘了。原本計畫要搭計程車回家的,也臨時改變心意穿過林蔭大道改搭公車了。

 

敦北林蔭大道
圍牆邊的落葵進入花期
菩提結實累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zel 的頭像
    hazel

    漫遊薄荷綠大海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