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潭古道」位於坪林漁光村與雙溪泰平村之間,為先民往來兩地的道路,也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因路線沿著北勢溪支流「灣潭溪」而行,故稱為「灣潭古道」。灣潭溪匯入北勢溪之處稱為三水潭,路標總里程4.5K是指灣潭營地到三水潭,若從張家莊出發,單程約4.0K。
兩年前第一次來訪,是從雙溪端灣潭營地進入,往下游(西北)走。此次改由坪林端張家莊入口,朝東南方向溯源而行。此方向剛開始溪谷很深,越往上行離溪岸越近。但步道大部分平緩向上,沒有太大落差,算舒適易行的大眾路線。且因交通不便需自備交通工具,大多數人會走到另一端折返取車,體力不繼者也可量力折返。這一天遇到四五組人,除我們外都是從灣潭端進來。
從坪林下國道五號,轉往闊瀨方向,進入坪雙公路(北42鄉道),山路蜿蜒起伏,路況還算不錯,且多竹林茶園之美。但這一線上幾乎都沒有人家,更別說商店了,所以一定要事先備好食物飲水。坪雙公路經過闊瀨後,在13K有一大段崩塌地,之後右邊有明顯之叉路,進入後往張家莊方向。接下來都有「張家莊」指標,約行8公里到達,需停車費100元。停車場往前約200公尺就是步道入口。
兩年前也是夏天來,是個陰雨天,走到中途下起滂沱大雨了,我和同伴不得不跑到民宅躲雨,等雨停才發現已經走到張家莊了。那次感覺水潭瀑布既美麗又夢幻,加上沒有其他遊客,簡直走入人間仙境。這次是豔陽天,步道雖然還是美,但色彩就差了一些。但涼爽舒適的森林水岸,絕對是逃離市區38度高溫的避暑天堂。而且蟲況特佳,我們一路輕鬆慢行,找蟲拍蝶玩得不亦樂乎!
張家莊步道入口
一路上都有路標
步道平緩往上,舒適易行
左側是溪谷,剛開始溪岸很深,從樹冠間隙可以望見溪流
變側異腹胡蜂的棄巢
台灣黃蝶幼
華麗金姬蛛護卵
小葉樹杞
圓果秋海棠
圓果秋海棠
眉眼蝶(小蛇目蝶)
古道上有二個潭,這是深潭,下一個是夢潭
燕灰蝶(墾丁小灰蝶)翅脈上有一隻寄生蟲
台灣牛嬭菜
鳥糞蛛卵囊
夢潭
夢潭
夢潭
玻璃尺蛾
三角蟹蛛
柚葉藤下垂的根莖
著生的柚葉藤,根莖下垂至地面。同一科的拎樹藤根莖也很像。
紅果金粟蘭
台灣假糙蘇,唇形科假糙蘇屬,大多花落
兩側對稱花,花瓣5,雄蕊4,未開裂前像個逗趣的玩偶
花瓣5宿存
東方水蠊
食蟲虻與其獵物
白斑弄蝶(狹翅弄蝶)
螟蛾
螟蛾
台灣百合
夢潭與雙瀑布間有一段破空
水芹菜與切葉蜂
切葉蜂
食植瓢蟲
啃食葉肉留下痕跡
很可愛的重,直翅目?
黑尾葉蟬
崩塌地一小段,不會難走
王瓜
姬黃三線蝶,因其花紋而暱稱方塊酥,很多
這樣葉隙間透光的小凹谷,藍丸小灰蝶徘徊,我們也窮追不捨,成了這天最大的收穫
藍丸灰蝶
藍丸灰蝶(烏來黑星小灰蝶),小型灰蝶,展翅21-27mm。前翅前緣的黑色小斑點0-2枚,後翅腹面後緣的橙黃色條紋為單列,末端有1-3枚斑點(這一隻因後翅破損看不出)。主分布於北部山區,烏來坪林可見但數量稀少,成蟲喜歡棲息陰暗潮濕的環境,常見於地面吸食水液及賞花。
相似腫黑丸灰蝶(琉球黑星小灰蝶)前翅前緣的黑色小斑點為穩定的2枚,後翅橙黃色條紋為雙列,第一列呈斑點狀。具有巡視領域的行為,幼蟲寄主琉球山螞蝗、大葉山螞蝗,數量稀少。 ~~參考嘎嘎昆蟲網http://gaga.biodiv.tw/9701bx/in94.htm
直帶黃枯葉蛾
利用兩葉片黏在一起做巢,準備化蛹。中大型,成蟲體色褐色,前翅端部較尖狹,翅面有2條黑色橫帶,外寬內窄,中央有一枚白斑。幼蟲終齡前胸背板 兩側有2條黑色的縱向斑紋,胸部背板尚有2枚黑色具藍色光澤的橫斑。本屬2種,登是特有種,本種又稱台灣蘋毛蟲,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數量不多。~~參考嘎嘎昆蟲網
瀑布,連日乾旱水勢稀薄
雙瀑布,左右各一瀑布
步道越來越接近溪流
吊鐘姬蛛蟲巢
0.9K 是我們此行折返點,共走3.1Km*2
接下來的路程更加好走了,考量時間就在此折返
香蕉花上的一團黑弄蝶
走進溪流一洗疲憊,溪流中馬口魚、石賓多
回程拜訪烏山19號廢棄古宅
有三大棟,在當時應算豪宅了,即便到現在還保存良好,稍加整理應該可住,可惜都沒再利用了。
下午陽光西斜,顏色加動人了
白鶴蘭
回到張家莊露營地,在走500公尺可抵三水潭,行程就在此劃下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