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兒子出國前回南部探望阿嬤,規劃了這趟小旅行,我們祖孫三人就在細雨紛飛的下午出發了。

出發前我從未聽過萬年峽谷,兒子是從網路上查到有此景點。看它的位置應該屬於草嶺風景區的一部分,而草嶺是我熟悉的地方,怎麼以前從未聽聞呢?回來谷歌才知,萬年峽谷原本被泥沙覆蓋住,民國85年「賀伯颱風」帶來洪水沖走土石,才將這美景顯現出來。90年「桃芝颱風」帶來的土石流又將它掩埋,同年的「納莉颱風」帶來的洪水沖刷,又使得峽谷重見天日。直到937月「敏督利颱風」又再一次經過大水沖洗,峽谷壯觀動人的面貌才這麼清晰呈現。

原來如此正如璞玉之潛藏,若非天時地利人和配合確當,是沒機會一窺其面貌。而且誰也料不準,下一個颱風豪雨她能否安在!尤其是查到今年六月的一則報導萬年峽谷驚傳巨石砸車,一個重逾5噸的頁岩大石夾雜大批土石,從約10樓高邊坡崩落,不偏不倚砸中一輛白色轎車,還好車上4名乘客下車拍照,逃過死劫。警方去現場拉封鎖線時,又有一個重約4噸的落石當場掉下。呼籲遊客在雨季落石期間,暫時別到萬年峽谷旅遊。

真是令人震驚的消息回想在明隧道口停車時,當時就覺得邊坡不太安全,原來今年六月真的發生大崩落。如果出發前知道這消息,一定不敢冒然帶老人家前往,尤其是下雨天,幸好老天保佑安然無事。

 

nEO_IMG_P8152873.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878.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步道之字形往下
nEO_IMG_P8152929.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峽谷口好像屬於私人土地,有一大棟房子,在此養雞鴨並做生意(可能只有假日營業)。

nEO_IMG_P8152883.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926.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nEO_IMG_P8152927.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步道之字形朝向溪谷,因為不知路程有多長,又怕有些溼滑,戰戰兢兢扶著母親走,最後到達一個觀景台。母親在此休息賞景,我和兒子往下走到河岸。
nEO_IMG_P8152887.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nEO_IMG_P8152902.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903.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911.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草嶺地區以桂竹林層之分布最為廣泛,在野外則以關刀山砂岩及大窩砂岩段出現。由於岩質堅硬,往往有露頭突出並容易造成峭壁及峽谷,景觀上最為醒目,這也是草嶺地質的一大特色。萬年峽谷即分別由此兩砂岩組成。(資料來源:草嶺地質公園資訊網)

nEO_IMG_P8152893.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898.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899.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925.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在我小時候,草嶺幾乎是雲林縣唯一的風景區,有峭壁瀑布溪谷壺穴等壯觀地形。從斗六過去其實不算遠,但是路況不佳,經常發生山崩。而草嶺的物產人力補給都是靠斗六,所以有固定的貨運客運在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跟著服務衛生所的同學去下鄉義診。傍晚時分雲霧從屋子後門悄悄溜進來,穿過每個房間,再往前門飄了出去。當年沒有置身雲霧經驗的我,頓時看傻眼了。

最後一次去草嶺是九二一之後,因為強烈震盪造成飛山,阻塞清水溪流形成堰塞湖,造成特殊的泛舟湖景,但只維持數年就宣洩了。之後的幾次大颱風,將地震鬆動的土石再次沖刷,溪流景點大多不復存在,草嶺快速沒落了。相隔十七年後再訪,不但昔日景點都不再,連九二一國家地震紀念地也只剩下遺跡,令人十分感慨。我和母親一起回味家人草嶺出遊的情景,也仿若隔世。

 

nEO_IMG_P8152937.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938.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921地震時,右側山脈斷裂飛山至清水溪谷左側,阻賽河道形成堰賽湖。現在山稜覆蓋草木,河道宣洩,已完全不見當時遺跡。

nEO_IMG_P8152940.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草嶺舊稱番坪坑,清末已有人上山採樟熬腦形成聚落,今樟湖村一帶,但隨樟樹日益稀少,人口重心才轉移至緩坡平野地帶。草嶺地區屬河川中上游,溪流侵蝕、搬運作用明顯,不乏連珠壺穴、V字型溪谷、瀑布等景觀。根據歷史文獻,分別於1862年、1941年、1942年、1979年、1999年經歷五次大規模的山崩,而多次形成堰塞湖,1999年由於921大地震造成嚴重走山,崩落土石將清水溪阻斷,形成4公里長的堰塞湖,即為草嶺潭。而新草嶺潭因風災而造成土石淤積嚴重,於2001年桃芝颱風及2004年敏督利颱風後,新草嶺潭完全消失。

錦水頁岩,整合覆於桂林層之上,厚度在八十公尺至一百五十公尺間,分佈於草嶺背斜之兩翼及石嫚坑溪左側山腹。此一頁岩抗蝕力較弱。卓蘭層,此層為山崩區之主要岩層,頁岩為青灰色,一般厚度在五公尺以下,含多量之炭質物及雲母碎片,常遞變為沙質頁岩或粉砂岩。九二一大地震堀沓山之大走山,大多為錦水頁岩及卓蘭層兩種頁岩之故。(資料來源:草嶺地質公園資訊網)


nEO_IMG_P8152944.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nEO_IMG_P8152939.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nEO_IMG_P8152947.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nEO_IMG_P8152950.jpg - 20160815萬年峽谷

 

夕陽餘暉中的九二一國家地震紀念地,仿若兵馬散盡煙硝塵掩的古戰場,只剩下後人的一聲嘆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zel 的頭像
    hazel

    漫遊薄荷綠大海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