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在野花中算是大型的,隨處可見、造型可愛,加上名字逗趣,是每個人從兒時就認識的花。日本人把牽牛花統稱為朝顏,意思是清晨開的花。其實不只要時間對,還要能見到陽光才能盛開,台北陰雨的冬季清晨就很難看到她燦爛的模樣。
牽牛花名稱由來有兩個說法:一是根據唐慎微《證類本草》記載,有一農夫因為服用牽牛花種子而治好痼疾,感激之餘牽著自家的水牛,到田間蔓生牽牛花的地方謝恩。另一種說法是因為牽牛花的花朵內有星形花紋,花期又與牛郎織女星相會的日期相同,故而稱之。以上說法都讓人感到很牽強,就如大多數的植物名一般,很難去考證真正的來源。
牽牛花全株有小毒,種子毒性強可入藥。葉子擣汁後,卻是老祖母們保持頭髮烏黑亮麗的天然保養品。蔓莖是以反時針方向旋轉,環繞著支柱,而花苞則是順時針方向旋卷在一起,旋花科名稱由此而來。
槭葉牽牛又稱為番仔藤,原產於北非洲,現廣泛分布全世界,也是全台最優勢的牽牛花。雖然如此她卻很少結果,可能在台灣還未演化出授粉者。那麼是如何繁殖的呢?原來她有很強的無性繁殖能力,隨意一段枝條落土都可長成新植株。因為草賤的天性,才成其壯大的聲勢。
清晨的一場雨,水珠都還未滴落,因為陽光露臉了,她就馬上展開笑靨。
花萼5,覆瓦狀合生。花瓣5合生。5花瓣的中軸由寬到窄,形成一放射狀,是牽牛花最大特色。
沿花瓣合生處很容易撕開
柱頭與花藥
雄蕊2長3短,柱頭2裂
花絲與花瓣合生,著生在花瓣交接處。枯萎後花瓣顏色更深。
柱頭與花藥相背
柱頭與花藥相背,但還是有沾到花粉。槭葉牽牛結果率低,也許因缺授粉昆蟲,她只能靠自花授粉結果,但構造上的限制(花藥、柱頭相背),成功率不是很高。
花絲基部有絨毛,限制不正確授粉者進入。
有5個洞通往蜜腺。昆蟲(蜂)鑽到花心,口器由此伸入去吸蜜。
把花瓣拉開露出子房
花萼5,覆瓦狀。2長雄蕊對的是最內的兩片花萼。
子房上位,週圍一圈蜜腺,附近都是油亮的蜜
子房橫切,左圖胚珠上與左、下與右為一室
子房的外皮,可明顯看出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