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需得連下幾天雨,才有這個美菇可欣賞。這棵黃裙竹笙大喇喇的長在人來人往的步道旁,許多遊客馬上被吸引。從抽出菌柄、張開菌裙、到枯萎凋謝,不過短短幾小時光景,能夠驚鴻一瞥都是十分幸運。
我們趕到時菌蓋已經脫落,菌裙脫水如魚網般垂下,陣陣惡臭比動物糞便更強烈。遊客、螞蟻、雙翅目、薊馬、紅胸埋葬蟲都被吸引過來了。這一場逐臭卻歡樂的Party,卻有一個無辜受害者,就是紅胸埋葬蟲。牠以為有腐肉可大快朵頤,還可為寶寶布置一個食物窩,沒想到受騙了。稍有毒性的黃裙竹蓀人類不可食,紅胸埋葬蟲會察覺異狀而不吃嗎?若吃了會如何?
紅胸埋葬蟲,共有三隻
鳥亭上方的虎頭蜂巢,直徑約六七公分,沒看到蜂出入。指給遊客看,很多人說,那不是監視錄影器嗎?
棲息在落葉或枯木間的薊馬,很多以真菌或孢子為食,對維繫生態平衡很重要。
根據嘎嘎昆蟲網,埋葬蟲科主要分為兩大亞科,紅胸埋葬蟲屬於Silphinae亞科,並不會埋葬屍體,只會吃腐肉。Nicrophorinae亞科在台灣有橙斑埋葬蟲和大黑埋葬蟲,才是真正會埋葬屍體的埋葬蟲。埋葬蟲的嗅覺很靈敏,能飛行找到4公里遠的動物屍體。會埋葬屍體的埋葬蟲,在屍體下方或附近的鬆軟泥土掘洞,將食物貯藏。通常群集一起將食物做成球團,拖出腸子,拔除體毛、羽毛,再加入某種分泌物防止食物腐敗。牠們還會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產卵,雌、雄會像鳥類反芻餵食給幼蟲,親情行為十分特別。
全站熱搜